人類兩條染色體神秘消失,像被基因改造,一塊石頭或解密人類起源
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是從哪里來的?又是如何形成的?千百年以來,為解釋這個問題,大致經歷了神創論和進化論兩個階段,不過,近些年來,人們利用基因學和宇宙學的相關知識,重新審視古代的神話傳說,又提出了另外一種假說,認為人類是由外星生物創造的,這種假說被稱為“外星生物創造論”,持這一假說的著名學者就是美國人撒迦利亞·西琴,他寫了一本名為《地球編年史》的著作,詳細介紹了“外星生物創造論”的假說。
在介紹《地球編年史》這本著作之前,我們首先來從基因的角度講一講人類與黑猩猩、長臂猿等靈長類動物的差異。
在地球上現存的動物當中,與人類最接近的動物是現代類人猿,按照進化論的相關理論,人類與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,人類的直系祖先則是某種已經滅絕了的古猿。
人類并不是由現代類人猿進化而來的,也不是由現代類人猿的直系祖先進化而來的,這種解釋,解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那就是現代類人猿不可能再進化為人了,那么,現代類人猿與人類到底有哪些差異呢?
現代類人猿主要是指猩猩、大猩猩、黑猩猩和長臂猿,其中,黑猩猩與人類的關系最接近,其次是猩猩、大猩猩,而長臂猿與人類的關系則比較疏遠,人類的基因組與黑猩猩的基因組相似度高達98.77%,那么剩下的1.23%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哪里呢?
人類有23對染色體,其中有22對常染色體,還有1對性染色體,分別是X染色體和Y染色體,性染色體決定了人類的性別,男人各有一條X染色體和Y染色體,女人有兩條X染色體。
黑猩猩、大猩猩等現代類人猿都有24對染色體,它們的染色體比人類多1對,人類好像有1對染色體神秘消失了,科學家發現人類與黑猩猩染色體的差異主要體現在2號染色體上,我們把人類的染色體與黑猩猩的染色體對比一下,就一目了然了。
如圖所示,人類的2號染色體比較的長,與人類2號染色體相對應的黑猩猩的染色體是2A和2B,通過上圖,我們好像看到了,黑猩猩的2A、2B染色體合并為了人類的2號染色體,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2A、2B染色體合并為2號染色體呢?我們很容易想到基因工程,究竟是誰改造了人類的基因,使得人類的2號染色體變長了呢?于是,就有人想到了外星人,外星人參與人類的歷史,往往被視為偽科學,因為,迄今為止,沒有找到外星人來過地球的確鑿證據,一般比較合理的解釋是,人類的2號染色體與黑猩猩的2A、2B染色體之間的差異,主要是自然選擇的結果,是進化導致的,我們先來討論一下自然選擇的原因。
人類與黑猩猩1.23%的基因差異,可能隱藏了人類具有高度智慧的秘密,現在,科學家發現人類比黑猩猩大概多了50個特殊的基因,但人類也失去了一些基因,比如,人類的嗅覺非常差,與其他的哺乳動物根本無法比擬,原因就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嗅覺受器基因,人類的嗅覺之所以特別差,是因為人類擁有比較好的彩色視覺,視覺上的優勢彌補了嗅覺上的劣勢,以致于嗅覺慢慢退化。人類的語言豐富多彩,而黑猩猩的語言則比較單調,所以,人類能夠通過語言傳遞豐富的信息,共同協作,組建城市、社會,產生巨大的生產力,而黑猩猩的語言比較簡單,無法傳遞豐富的信息,以致于在它們之間只存在非常簡單的協作關系,人與黑猩猩在語音上的差距,也是由相關的基因決定的。
進化論一般認為,人類的祖先在150萬年前,已經學會使用火了,而到了70萬年前,則開始普遍使用火來烹飪食物,食用烹飪過的食物,可以使人類獲取更多的營養物質,植物中的淀粉經過加熱,可以被人體更好地吸收,肉類中的蛋白質經過加熱,不僅可以更容易地被人體吸收,而且還會產生香味,使得口感更佳,這就擴大了肉類的來源,人類的營養物質得到保障之后,腦容量也得以擴大,一些營養物質可能促進了人類認知能力的提高,例如,魚油當中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DHA,有的科學家發現DHA對大腦的發育有重要的影響,人類能夠捕捉到魚類,而黑猩猩在自然狀態下是不會把魚類當作食物的,因為它們很難在水中捕捉到魚。
黑猩猩由于不會使用火,所以,它們的食物來源比較簡單,它們喜歡吃植物的種子、花朵以及水果,植物的這些部分含有簡單的糖和碳水化合物,而對于植物的根、莖、葉,黑猩猩的選擇范圍很小,因為植物的根、莖、葉往往含有粗纖維和淀粉,粗纖維和淀粉沒有經過加熱,口感和營養價值都非常的差,有的甚至有毒,黑猩猩其實是素食動物,它們很少吃肉,一般只會捕捉一些螞蟻或者猴類,補充蛋白質。
也就是說食物的營養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,但是,人類使用火是在150萬年前,而黑猩猩與人類分道揚鑣是在600至700萬年前,在600多萬年前,人類的基因已經與黑猩猩有著很大的差異了,這似乎用進化論是說不通的,于是,有的人就提出了外星生物創造論。
把2A、2B染色體合并為2號染色體,這樣的突變,在進化過程中似乎是不容易發生的,那么,人類的基因是否被某種外力改造了呢?外星生物創造論有證據嗎?
外星生物創造論簡單來說,就是在遠古的時候,來自外星球的智慧生命曾經訪問過地球,創造了人類,并且教會了人類很多科學技術,以致于人類在很短的時間就創造了文明。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,我們可以知道,人類最早的文明是蘇美爾文明,蘇美爾文明距今五六千年,在5000至6000年前,人類有了文字,懂得了幾何學和數學知識,學會測量土地,建造房屋,在1萬年前,人類培育了大麥、小麥、水稻等農作物,還馴化了綿羊、山羊、豬等牲畜,人類的農業好像是在1萬年前突然誕生的,而文明好像則是在5000至6000年前突然誕生的,現代智人出現在20萬年前,而我們現在的人類一般指新石器時代以后的人類,新石器時代是從1.5萬年前開始的,新石器時代、農業時代、文明時代出現的時間都是在5000年前至2萬年前這樣一個時間范圍內,歷史很短,如此迅速的發展,是否有外星人的參與呢?
我們在古埃及文明、蘇美爾文明等文明的遺址中,均發現了與外星人相似的遺跡,古埃及丹達臘哈索爾神廟里有一處浮雕,有類似電燈一樣的雕刻,被稱為“丹達臘之光”,不少學者認為這是古埃及人會使用電燈的證據。
在埃及阿拜多斯的塞提一世神廟上,還發現了直升機,被稱為“法老的直升機”。
為什么在古埃及神廟的雕刻上會看到“電燈”、“直升機”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呢?支持外星生物創造論觀點的人就認為,古埃及人見到過外星人使用的“電燈”和“直升機”,才會將其雕刻在神廟里,神廟是祭祀神的地方,對于古埃及時期的人類來說,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被看作是神。
如果說“丹達臘之光”和“法老的直升機”還不足以讓人們相信外星人曾經到達過地球的話,那么,在意大利北部莫尼卡谷地發現的巖畫,則讓人不得不相信遠古外星人到達過地球的可能性,在這幅壁畫上,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穿著宇航服的太空人。
與此同時,我們在秘魯的納斯卡沙漠里,還可以看到納斯卡巨畫,這些巨型畫像被稱為“納斯卡線條”,納斯卡巨畫都非常的大,這些畫像的總面積約有50平方公里,總長度超過了1300公里,有的圖案寬1公里,在這么大的地方,畫這么長的線條,古代的人類是如何做到的?這樣一些學者聯想到了外星人。
我們現在已經發現的人類最早的文明是蘇美爾文明,蘇美爾文明有一個王表,叫做蘇美爾王表,蘇美爾王表刻在一塊石頭上,這個王表記述了蘇美爾文明中歷代君主的在位時間,早王朝第一期的歷代君主,統治時間都非常長,王表的開篇介紹了王權自天而降,來到埃利都,阿魯利姆成為第一任國王,他統治了2.88萬年,第二任國王也統治了2.88萬年,第三任國王阿拉爾加則統治了3.6萬年,總之,蘇美爾文明早王朝第一期的君主活得時間都特別長,在位時間至少是在1.86萬年,到了舒魯帕克的烏巴拉圖國王之后,發生了大洪水,大洪水結束以后,王權再次從天而降,來到基什,早王朝第二期開始了,早王朝第二期基什第一王朝的君主在位時間也很長,在300年至1200年之間,這些在位時間特別長的君主都是神,到了烏魯克第一王朝時期,開始出現半人半神的帝王,在位時間在6至36年間,約公元前25世紀,出現了烏爾第一王朝,烏爾第一王朝以后的君主,在位時間都比較符合人類的壽命所能支持的在位時間,但是,中間偶爾出現個別帝王在位的時間超過了100年,到了阿卡德王國時期(約公元前2335年至公元前2154年),歷代君主的在位時間都變得正常了,符合人類壽命所能支持的最長在位時間。
為什么蘇美爾文明早期的君主在位時間都特別長呢?支持外星生物創造論觀點的人都認為,王權從天而降,代表外星人乘坐宇宙飛船來到地球,一開始統治兩河流域這塊地方的這些君主,都是從天而降的外星人,所以,他們在位的時間都特別長,再過了一段時間,外星人改造了人類,出現了半人半神的君主,半人半神的君主在位時間就變短了,在6至36年間,再到后來,偶爾出現了幾位在位時間超過百年的君主,可能是因為這些君主繼承了優秀的基因,到了公元前2300年左右,隨著外星人的離去,人類的壽命恢復正常,與現在差不多了。
那么,這些曾經到過地球的外星人,為什么后來走了呢?美國學者撒迦利亞·西琴寫的《地球編年史》中詳細解釋了這個問題,他認為這些外星人都來自尼比魯星球,尼比魯人為什么會來到地球呢?因為他們的行星被破壞了,質量越來越小,重力已經輕到守不住大氣了,尼比魯人來到地球是采集金礦的,把整個宇宙中的金子都帶到尼比魯星球上,尼比魯星球就會越來越重,大氣就不會消失,尼比魯星球上的人為什么用金子來加重尼比魯星球,而不使用鐵呢?因為金子比較穩定,不會腐蝕,不活潑,而鐵則比較活潑,容易腐蝕,這一解釋,同時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,人類為什么酷愛金子,早期的人類可能幫助外星人開采過金子,所以對金子情有獨鐘,尼比魯人后來之所以會離開地球,大概是他們的星球距離地球越來越遠了,于是,就不得不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離開地球,撒迦利亞·西琴的解釋有何根據呢?
因為在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中,提到了尼比魯,尼比魯在蘇美爾語中是渡船的意思,蘇美爾人認為尼比魯上面居住著身材高大的尼菲林人,尼菲林人都是永生的,可以存活36萬年,尼比魯每3600年進入太陽系一次,但是,蘇美爾人當時并未提到尼比魯就是一個星球,當時的人類還不知道行星、恒星的概念,支持外星生物創造論觀點的人認為尼比魯就是尼比魯星球。
當然,蘇美爾王表中提到的早期的君主在位時間都比較長,在歷史學者看來,是因為早期的人類對歷史的記載比較粗略,他們不知道以前的歷史的具體細節,有些歷史事件遺忘了,為了填補空白,所以,有的君主在位時間就特別長,而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中提到的尼比魯,只不過是神話傳說而已,用現代的宇宙學以及宇航方面的相關知識來解釋古代的神話傳說,似乎有點牽強附會。不過,在當今世界上,確實有一部分學者堅信外星生物創造論的觀點,他們在全世界尋找證據,試圖證明外星人曾經參與過人類的歷史,教會過人類相關的科學知識,甚至有可能改造過人類,而蘇美爾王表就是他們尋找到的最重要的證據之一。